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借粮过草地
· 卖西瓜
· 一个无法仿制的配方:蜂胶养生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卖西瓜
陈菊林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后,有3年多时间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成为一名纯真的农民。在那段日子里,令我最难忘的要算采西瓜、运西瓜、卖西瓜的事了。

  先说采西瓜。生产队集体经营时,生产队长是全队几十户、数百号人的总管家,什么时间采西瓜、由哪些人去采都由队长定夺。采西瓜都安排在上午露水尚未干时进行,因为早晨采西瓜不会把瓜藤踩死,西瓜也不易碰碎。生产队长安排四五十岁的老农作业,像我这样刚跨出校门的小伙子是不被考虑的。这是因为老农对西瓜的成熟程度识别能力强,哪些西瓜这批采,哪些西瓜再留几天下批采,一目了然。采下的西瓜大都运到上海去卖,采西瓜必须用剪刀,剪瓜要保留寸把瓜藤,可让上海人识别西瓜的新鲜程度。

  再说运西瓜。我家所在生产队虽与上海郊区金山相邻,但到上海市区还有近百公里的路程。那时不通公路,生产队也没有汽车,一切货物全赖水路船运。西瓜船在黄埔江涨潮时休想前进半步,只好靠岸等退潮。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1962年7月中旬,生产队长唐阿金见我初中刚毕业有文化,叫我跟他们一起到上海卖西瓜,且由我负责计算瓜钱。我们的瓜船依靠木橹在江中划动慢慢前进。正值盛夏,白天烈日炎炎,大家坐在瓜船上个个汗流浃背。负责摇船的两人一档,轮流操作。队长看我年少胆小,照顾我坐在船头上,稍微稳一点。黄浦江最宽处有好几百米,晚上江面白茫茫一片,瓜船不停地波动,我提心吊胆,生怕掉下江去。生产队长不时对我说:“阿菊不要怕,眼望前方,不要多动。”但当大的拖轮开过,掀起波浪,瓜船激烈晃荡时,我仍被吓得面如土色。那次,我们花了两天一个晚上时间,终于顺利到达上海十六铺码头北侧靠岸。

  最后讲卖西瓜。平湖西瓜在上海享有盛名,颇受青睐。那一次,我们的木船装有5000多斤西瓜,全是上等的“马铃瓜”和“三白瓜”,皮薄、汁多、甜度高。那天清晨,东方才露出鱼肚白,一些起早的老年人就三三两两向我们的瓜船走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老头向我们发话:“喂!卖西瓜的侬拉(你们)啥里来的?”“伢(我们)是上海金山隔边平湖来的!”队长大声回答。听到是平湖来的,知道是好瓜,又问:“几个钿一斤?”“六分一斤。”经讨价还价,大部分以五分半一斤成交。天大亮后,来买瓜的人愈来愈多,多的买五六十斤,少的也要买两三只。连我一共去了6个人,个个忙得团团转。我手捧算盘计算瓜钱,队长拿个旅行袋在旁边负责收款。到上午10点钟,5000多斤西瓜销售一空。轧轧账、数数钱,将近300多元。

  西瓜卖完,生产队长带我们逛城隍庙、南京路,痛痛快快玩了大半天。我有幸第一次到上海,不仅饱了“看”大都市的眼福,更受裨益的是,我经受了一次胆识和工作能力的锻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