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秋节前夕,江山市区76岁的周正恭老人,把新近出版的一期《新梅家报》寄给不在家乡的亲人,中秋节晚上,在融融的家庭聚餐会上,由孙女朗诵了一首由他创作的《中秋团聚》诗:“蟾宫月儿满,亲人聚家园……两岸亲同胞,共盼团圆年。”
周正恭和他的老伴住在市区市心街,儿女连同亲兄弟与晚辈,周家的成员现在已经有30多个,他们当中有博士后、教授,还有不少经商、务农的,约有一半的成员分布在外地。10年来,老周拿出自己的退休金,每季编发一期《新梅家报》。周正恭的父亲名叫周新和,母亲名叫郑梅雅,家报的名称《新梅家报》由此而来。这份“自办发行”的家内读物,因时常会有朋友向他索要,“发行量”已远远超出家庭的人口数。
“办家报,是想弘扬家德,继承家风,也是我们实践家庭精神文明的一种尝试。有一次,家居农村的弟弟家里失火,家里财产除了抢出来的一部分,其它都化为灰烬。我们家庭成员知道后,各方都支援他。你五百,他一千,包括日本的外甥,也寄钱回来,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一份份散发着浓浓亲情的家报,把分散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们紧紧连在了一起。阅读家报是家庭成员共同的习惯。刚刚从国外赶回家过节的周琼艳说:经常看家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感觉亲人之间更加紧密了。
翻开最新一期家报,笔者看到,报眼上刊登的是“九月九日,三喜临门”,内容有:重要家事“周正恭《江郎美诗选》出版”;“周德望今年与人合作创办公司,出任总经理”;“朱凌峰与周琼艳喜结良缘”。另外还刊登有“小鸟的新屋子”、“小猫的飞行”、“假如我有翅膀”等晚辈习作。
王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