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书画苑,能坚持10年,并且每周能活动两次以上,这在全省是不多见的。”在享有鼎鼎大名的杭州凯旋街道景新书画苑,人们最推崇的还是其负责人章程。
“我们这个集体能够由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在外,除了社区在经济上的支持外,还与章程的默默奉献密不可分。”书画苑成员阮忠奎说,“如果说这里是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一个平台,那他就是这个平台的支柱;如果将这里比喻成一个文化景点,那他就是这个景点中的一座桥梁。”
今年67岁的章程,退休前爱好音乐,原先对书画一窍不通。1997年秋,为了减轻自己退休后的失落感,与几个朋友搞起了这个书画苑。起先他们只是想将其办成一个沙龙性质的普通老年书画俱乐部,不料老年书画爱好者们在这里聚会后却发现水平提高得很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进这里为荣。而今,每逢周二、三、五早上,成员们都会从城西、朝晖、大关、体育场路等地方赶到这里来,景新书画苑成为跨城区的老年书画沙龙了。
“和别人相比,我的书画水平还是不怎么样。”虽如此,章程却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撑着书画苑不断发展壮大。多年来,他默默地为大家做着一些服务工作。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打开水、搞卫生,为的是大家能有一个舒适的活动环境;老伙伴们泼墨挥毫,他就在一边铺铺宣纸、磨磨墨汁;大家回去休息了,他还在杭州城里四处奔波着购买大家需要的颜料、墨汁等材料……
请专业画家来书画苑指导切磋,这个工作通常也由章程来完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和钱塘画院的专家就会前来指导、上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闵学林,钱塘画院周生龙、俞石苹、帅大元等专业画家,都到这里来过。而今,书画苑的2/3成员都成了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前年,在浙江省老年书画大奖赛上,书画苑共有10幅作品获奖,占杭州市区获奖作品总数的2/3。去年,这里又有14幅作品被送到北京民俗文化宫参加展览。书画苑成员金柏林、黄逸云、俞姗姗等均有作品流传到海外。
从2001年开始,每年春节前为社区居民送春联、送字画;每年残疾人日,为社区残疾人送上一幅“自强不息”的书画……在章程的努力下,老年书画总是在景新社区划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现在书画苑小有成绩,我晚年的人生价值也总算有所体现了。”章程说。
本报记者 沈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