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隆冬,我还在念小学。一天,从镇里传来“放电影”的消息。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电影”这个名词。下课后,我们几个同学去问张老师,他介绍说:“电影像影戏,里面的人物能说会走,你们应该去看。”放学后,我们早早吃完饭,约好到村西大树下集合出发。阿通来了,阿耀来了,长发却迟迟未来。阿耀自告奋勇去叫,一会儿回来说:“他妈妈不让去。”原来,我们村离镇有七、八里路,中间又要过一条50多米宽的长颈江,难怪大人不放心。我们一路小跑到河岸,那里早已挤满了人,渡船正准备离岸,我们赶忙跳上船。船刚一离岸,便很快下沉,幸好岸上有人及时往回拉,才没酿成大祸,只是鞋子、裤管全湿透了。大家七手八脚戽干船内积水,重新上船。大人让我们小孩先过。上岸后,步子更快了,渐渐听到喇叭里传来的歌声。
放映场设在过去被日伪军烧毁的原肇基废宅地,由于是镇上第一次放电影,所以附近村庄的男女老少不顾天寒地冻,纷纷前来观看。广场上早已站满了人,我们只好爬上东边一道石墙。虽说偏了点,声音倒蛮清晰,只是人的脸孔变长了。正当我们看得入神之时,场内突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银幕上出来了一位解放军政委。事后才知道,饰政委的演员是我们孙端老乡,叫许又新,是一名解放军干部,参加过解放华山的战斗。在当天的观众中,有他的父母和亲友,难怪一片欢腾。华山十分险峻,到处是悬崖削壁。当解放军战士硬是从没有路的北坡攀援而上,消灭顽匪,活捉匪首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激动得热烈鼓掌。
回来的路上,我发觉走路不太灵活,原来裤管、鞋子全结成了冰。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讨论。阿通讲长大以后要当兵,阿耀说要去放电影,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去爬华山。
1997年,终于如愿以偿,学校组织去旅游,地点就是洛阳、西安一线。7月12日,我从北坡登上华山之巅,圆了40多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