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学苑
3  4  
PDF 版
· 电脑给我们带来快乐
· 舟山市老干部摄影艺术研究会 巡回展出风光照
· 海滨摄影四注意
· 《雏鸡待饲图》
· 曹操《蒿里行》简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曹操《蒿里行》简析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蒿里行: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里行为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关东:指函谷关(今河南新安县东)以东。

  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群凶:指董卓及其婿牛辅、部将郭汜等人。

  盟津:即津,在今河南孟县南。相传周武王起兵伐商纣王时,曾与各路诸侯在此地会合订盟。这里用“会盟津”代指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尚书·康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此处化用其句。咸阳是秦朝首都。这里的“咸阳”和上句的“盟津”都是用典,并非实指。

  雁行:大雁飞行时排行的行列。比喻讨董各路军队都列阵观望,畏缩不前,不愿齐心合力,奋勇杀敌。

  嗣还:随即。

  戕:残害。

  淮南弟:指袁绍的从弟袁术。

  称号:即称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安徽寿县)称帝之事。

  刻玺: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图谋废黜汉献帝,拥立刘虞为皇帝的事。

  铠甲:古代军士打仗时护身的。金属制做的为铠,皮制的为甲。

  虮:虱子的卵。

  【鉴赏】

  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群雄联盟兴兵讨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曹操感怀时局,在出征路上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篇,即展现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义士”、“讨”等词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接下来,作者用两个典故:周武王伐纣,孟津会八百诸候;刘邦、项羽攻咸阳灭暴秦,来比喻当时群雄兴兵讨伐的景象。“军合力不齐”以下六句描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的局面,表达了作者悲愤、失望的心情。其中“踌躇”、“雁行”形象地刻划了诸军观望不前、按兵不动的样子,“淮南”两句是指袁术在淮南称帝和袁绍在北方刻玺的丑事。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军士战死沙战,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述了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流传为千古绝唱。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