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我们欢聚在一起
· 难忘的宴会
· 地窖擒敌
· 那天我见到了朱老总
· 儿时的游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儿时的游戏
阿 文
  童年的时光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是那些岁月里的欢乐却深深地埋在我的记忆里。

  我是在北方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儿时的我整天满山遍野地疯跑。虽然没有城里孩子们的玩具,但是我和小伙伴们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倒也乐在其中。

  城里的孩子有城里孩子的玩法,我们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游戏,最常玩的便是“糊窝”。那时候,家里常做小米面、玉米面吃,把玉米面、小米面团成一团往锅沿上一糊,然后一蒸,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糊窝”的游戏就是根据这个“改编”而来的。

  山里有的是黄土泥,我们一群小伙伴倒水、和泥。和泥也有讲究,太稀和太稠都团不到一起,成不了形,必须稀稠适中。泥和好后,一人分一团。玩法是这样的:用手把泥捏成“鸟窝”状,然后像往锅里糊小米面、玉米面一样,把泥窝朝着地用力糊下去。由于窝内空气遭到挤压,就会把窝底胀出一个洞,其他人就要用自己的泥把这个洞补上,最后看谁赢的泥多。

  这个游戏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需要动作快,要赶在别人之前,把自己的窝做好。但光快也不行,窝的质量还要好,要做得又薄又大,这样糊的洞才会大,赢的泥自然也就多。那时候,我的“技术”算最高的了,我把赢来的泥捏成小人、小动物、坦克模型,摆在家里的窗台上,父母经常夸我手巧。

  山里的泥可多了,就是把自己的泥全部输光也没什么。但我们玩得兴高采烈时,常会因为这个争得面红耳赤。泥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股胜利的高兴劲。谁要是赢的泥多了,就好像打胜仗的将军一样,得意洋洋;谁要是输的泥多了,就会垂头丧气。

  山里的孩子憨厚、朴实,不论游戏时怎么争吵,怎么得理不饶人,但绝不会因为这个伤了和气。赢的会把摸来的小鱼分给输的几个,输的也会毫不小气地把掏来的鸟蛋分给赢的几个,大家还会一起满山疯跑。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玩的东西多了、高级了。孩子们不会再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和泥糊窝了,而是上网聊天、通宵打网络游戏、到迪吧蹦迪。这些游戏都很刺激,但它们沾染了城市的喧嚣与俗气。所以,我的脑海里还会时常浮现儿时小伙伴们那一张张带点儿黄土泥的脸,耳边也时常响起“糊窝”时那清脆的响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