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老年消费市场:好看不好做
· 浙沪苏老干部书画摄影展开幕
· “孝顺消费”有“三忌”
· 不妨设立“健康奖”
· 山东梁祝传说地 三姓至今不通婚
· 河北理工大女生 创办“报恩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6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年消费市场:好看不好做
杭城首家老年用品专卖店无奈转让
  本报讯 在杭州开出第一家老年用品商店的金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杭城拥有近百万的老人,可他们的老年用品商店却难以维持生计。近日,金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经营困难,他们已经将商店转让了。

  金先生的老年用品商店于去年5月8日正式开业。说起开老年用品店,金先生称还是出于一个偶然事件。

  去年,金先生和几个朋友到客户家去维修电脑。客户是位退休老干部,在和金先生聊天时,无意中说起有次老伴要去参加一次大型活动,结果买不到一件体面的衣服,老年人的消费品太难买了。这番话让金先生很受启发,便开始对杭州的老年用品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杭州没有一家老年用品专卖店,商场里的老年用品专柜也是少之又少,而杭州的老年人口已经近百万人。金先生和他的几位朋友都十分看好老年市场,他们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做市场调查和搜索生产老年用品的企业,之后在潮鸣寺巷开出了一家老年用品专卖店。

  金先生的老年用品店里有全国近100个企业生产的300多种商品,从5毛钱的串针器到2000多元的护理床,以中档消费为主。便利生活类、医疗保健类、老年益智玩具……五花八门的老年用品吸引了众多老人,可总是看的多买的少。

  商店转让后,金先生把商品挂到淘宝网上销售,每天能卖出两三百元的产品,而购买这些产品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是准备将这些产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业内人士表示,杭州拥有近百万的老年人口,但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发展却明显滞后,在杭州开老年用品专卖店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金先生也表示,他还是很看好老年市场,只要条件成熟了,他还会继续从事老年商品销售。

  本报记者 尤琪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