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范长存励后人
1971年林彪“九·一三事件”后,一批老同志被解除了隔离审查,林辉山同志也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担任了浙江省农办副主任。后来他因公出差车祸负伤后,组织上派我到他身边做秘书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林辉山同志欢欣鼓舞,他与许多老同志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在高兴之余,他的心中也积蓄着一种力量,那就是要加倍努力地工作,把十年浩劫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尽快夺回来。因此,在健康状况很差的情况下,他仍关心形势,忘我工作。他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一天他在工作时昏了过去,醒来后,仍然坚持把这段工作做完。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25年过去了,在林辉山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这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忠实履行党章,把自己一生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老共产党员。我们学习他胸襟坦荡、刚正不阿、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崇高品德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以实际行动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学习他公私分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说起他的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他女儿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1968年,他的女儿来杭州西湖孤山别墅看望父亲时,邻居从西湖里摘了两支莲蓬送给她吃。他知道后,气愤地责骂了孩子,说这是“败国败家”,一连几天都不跟她说话。这件事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子女们常以此为戒,提醒自己时时严于律己。“文化大革命”后,当他得知浙江省老干部局准备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时,就主动让出自家位于风景区、条件较好的别墅,一家人搬到一幢普通公寓底层的一套住房里。由于这幢公寓的四周楼房高,他家的住房终年不见阳光,但我从未听到林老有一句怨言。他在车祸养伤期间,组织上安排家属陪伴治疗休养。每离开一处疗养地之前,他就让我先去结账,凡属需要个人支付的食宿费用,他都要求我一一付清,从不占公家便宜。
学习他关心青年、爱护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的一片深情。我在他身边工作多年,他对我十分关心爱护,总是谆谆教导,耐心帮助,同时又严格要求。那段时间,他年迈体弱,又遭遇车祸,我本应该在生活上对他多加照料。但他为了能让我有更多时间读书学习和下基层调研,很少为个人的事情找我。记得有一次陪同他在宁海疗养时,正值当地“双夏”大忙时节,他就鼓励我去农村帮助农民“双抢”,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实干精神。在劳动中,我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指,鲜血直流,他心疼地为我上药包扎。现在想来,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我的一片深情。这种超越亲情的大爱令我终生难忘!
学习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尚情怀。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他抓紧时间撰写回忆录。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开始伏案撰写,当亲人劝他多休息一会时,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整整3个月,他每天伏案10多个小时。等他终于写完时,他把家人叫到身边,拿出的是一份遗嘱:“……我死后马上火化,不开追悼会,不通知战友和朋友,不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瓯江、鳌江里……我没有别的东西留给你们,只有在‘四人帮’横行的困难情况下,我秘密写下的这部回忆录……”后来,当他得知人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解剖时,又在遗嘱中加了“将自己内脏捐献给浙江医院”的内容。
至今,浙江医院还存放着他部分遗体脏器制成的医学标本。一份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遗嘱,一份多么弥足珍贵的遗产,这既是他留给夫人和子女的,也是留给我们千百万后来人的。他是一位甘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人。
敬爱的林老,您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5年了。您的“内脏”还在为我国医学科研事业作着贡献,融入了您骨灰的江水不分昼夜地灌溉着家乡的土地。但在这世界上却没有您的墓碑,我们无法为您献上一束鲜花来寄托哀思!您光辉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怀念,您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敬爱的林老,我们永远怀念您!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承蒙林辉山同志的子女林唯舟、林永生、林进大力支持,谨此深表谢意!)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