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对长辈的孝心最可贵
· 上海社科院开辟 “父亲研究”新领域
· 山东65岁以上 老年人口全国第一
· 孔子标准像 9月向全球发布
· 千余老人同享嘉乐华 七彩夕阳走进杭州城
· 在夕阳中收获幸福
· 江西一位八旬老人 五年不辍出“家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读者热议“孝顺消费”
对长辈的孝心最可贵
  本报讯 《慈溪兴起“孝顺消费”热》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提倡‘孝顺消费’,就是给子女们提个醒。”“‘孝顺消费’,关键还是在于那份孝心!”最近几天,读者热议纷纷。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其实老年人并不在乎吃点、用点什么,而是在于子女们给的那份关爱。”昨日,本报一位姓史的忠实读者这样告诉记者。

  6月20日上午,杭州白荡海社区的大伯大妈又聚到了社区居民聊天室,他们的话题就是“孝顺消费”。一时间,聊天室里七嘴八舌,热闹极了。

  “不管你们有钱没钱,都应时时想到家里有老人。”平时,66岁的洪英常这样教育子女。她的子女经济条件一般,除了平日里的孝顺外,子女们送给洪英最多的还是旅游。此前,女儿曾经出钱让洪英夫妇去海南、北京旅游。今年,老两口想去云南西双版纳和四川九寨沟走走,女儿、儿子又抢着要“买单”。

  57岁的兰英夫妇除了每年享受女儿送的旅游外,他们还收到了女儿、女婿送来的保健品和美容消费品。每年母亲节,女儿都会给兰英送来保健品和高档化妆品,女儿说:“妈妈,我们知道你平时省吃俭用,肯定舍不得买。还是我们孝敬你们吧。”兰英女儿是个有心人,每次女儿要去做美容面膜了,都会邀请兰英一起去,这在兰英家的“孝顺消费”里被冠为“美容孝顺”。今年父亲节,女婿又花1万多元给兰英老伴买了一张保健床,说起这份“保健消费”,兰英夫妇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年纪大了,物质上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子女们送来的那份精神上的安慰。‘孝顺消费’,并不在于钱花得多少,而在于消费背后体现的那份孝心。”与同龄人相比,浙江大学退休教师老董经济条件不错,她最在乎的还是子女探望她或邀她一起出游所体现的那种关怀。老董儿子、女儿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平日里,他们孝敬老董的最大消费除了旅游,就是陪她去电影院看大片,或者双休日一起出去野餐。“这种消费,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由此给父母带来的天伦之乐却难以言表。”老董说。

  而在70岁的胡三凤看来,“孝顺消费”就是对长辈们的那份孝敬。老伴去世很早、每个月只有400元生活费的胡三凤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因为儿女孝顺,虽说她家经济条件一般,胡三凤的晚年生活倒也过得其乐融融。胡三凤有两个哥哥都在台湾,每年他们回来探亲时都吃住在她家,这时,胡三凤的子女们总是抢着为舅舅们买衣服,想方设法做些好吃的。这笔消费,在胡三凤家可算是不小的开支了。胡三凤说:“他们对我的兄弟孝顺,也就是对我的孝顺。”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朱 芸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