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善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鱼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少。“善诱”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养窝,即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下面是笔者就如何养好窝的几点粗浅看法,供钓友们切磋。
1、补窝子要讲究方式方法:钓者到达钓点后不能靠打一次窝子钓全程,而要根据水情、鱼情适时地进行补窝。如何补窝才利于窝子的养护呢?原则就是“少量勤补”、“细水长流”,使窝点上经常有诱饵飘落。诱饵要选用细微的颗粒状,因为细微颗粒的落水声不惊鱼,还对鱼儿有较强的引诱力,徐徐飘落的诱饵比落底不动的诱饵对鱼儿诱惑力要大得多。
2、避免对水体的强烈震动:鱼儿对水体的震动非常敏感,特别是对强烈的震动,鱼儿会迅速地惊慌逃避。在垂钓中,钓者要尽量减少走动,杜绝跑动,更不能吆五喝六、大呼小叫,这等于驱鱼离窝。起鱼时要用柔劲把鱼领出窝点再出水;遇到较大的鱼上钩时,更需要耐心应对,千万不能在窝子里就生拉硬扯,让鱼上下翻腾。鱼护应尽量放得深些,离窝点远些。
3、借鱼引鱼:应该相对延长窝子内鱼儿的嘬食时间,用鱼的嘬食声音吸引更多的鱼儿入窝。具体做法就是不要刚打窝就下钩,而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窝里多存几条鱼后再伸竿。要注意控制上鱼的频率,使窝子里始终有鱼在吃食。
4、尽量保持窝点的原貌。
5、歇竿不歇窝:如果在一个窝点连续施钓,在歇竿时或要换点施钓时要向窝内多撒些诱饵,保持窝子的连续性。
王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