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五一”假期陪父母去北京旅游,圆了父母“看天安门”的梦;这个双休日,正好母亲生日,慈溪浒山街道虞波社区的王先生,又一大早把母亲从老家附海镇接到浒山城区,陪母亲去美发店染了个发。无独有偶,家住中兴小区的袁女士,前天陪父母到人民医院做了一次体检。
像王先生袁女士一样,如今富裕起来的慈溪人,不忘继承传统美德,正把越来越多的支出用到了孝敬长辈的消费中,当地人称之为“孝顺消费”。
据悉,“孝顺消费”主要支出是送“健康”送“休闲”。送“健康”不仅仅是送保健食品,更多的是送保健服务。“现在慈溪有很多老人不只是有病时才来医院,很多子女每年定期送父母来医院体检”,慈溪人民医院体检站的一位负责人说,据保守估计,晚辈给长辈送体检在慈溪市每年增长近三成,其中还有不少人送父母去上海、杭州等疗养院体检疗养。另据该市人寿保险公司张经理介绍,现在子女时兴为长辈买健康保险,每年增长10%以上。
同样,送旅游也是一项重要的“孝顺消费”。据慈溪风光旅行社的胡经理介绍,该旅行社所接家庭旅游团中,有近二成的家庭带上父母外出旅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生日时以送旅游来表示自己的孝心,“而且这个市场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笔者在慈溪街头随机采访市行政中心一位张姓公务员,他说,他年初购置了一辆小车,现在每个双休日都会送女儿去观海卫的农村老家“培养亲情”。“买车,就是为看父母方便一些,让女儿多增加与爷爷、奶奶接触的机会,这也是为孝敬老人带出的消费!”
“父母不是消费不起,但对物质匮乏有着刻骨铭心感受的他们那代人,总是舍不得花钱”,慈溪三北大街一电器店的经理说,“现在子女‘请客’了,父母盛情难却,‘不得不消费’。这么做,除了孝敬感恩,对自己子女也是一种感染和教育。”据调查,为孝顺消费“埋单”的以30岁—40岁左右的人居多,大多数人是富裕起来的中生代,他们不仅有消费能力,而且消费观念也新。
面对逐渐升温的“孝顺消费”热,慈溪许多商家看到了潜在的市场,纷纷推出个性化服务。该市文明办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 “孝顺消费”热潮是现代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值得肯定。 韩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