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人物
3  4  
PDF 版
· 申报吉尼斯的船老大
· 民间国宝收藏家来春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间国宝收藏家来春荣
本报记者 沈爱群
  ●个人办起了“鸿禧来珍藏馆”,被同行喻为“江南第一藏”

  ●几千件陶瓷收藏品中,有不少精品为国内外罕见

  ●几乎每一件藏品的收集,都有一段奇特的经历

  这两天,56岁的来春荣总是眯缝着他那对小眼,脸上禁不住露出灿烂的笑容。

  转悠在杭州西湖边面积并不大的“鸿禧来珍藏馆”,那里有他倾注了10多年心血、精心搜罗来的藏品展出,来春荣拿出他最近出版的藏品汇编,高兴地说:“这意味着,我终于完成了从行医者到民间收藏者的身份转变。”看到他的书籍,也有不少收藏家打来电话:“老来啊,没想到你手上还有这么多好东西,大开眼界!”

  之前,来春荣一度以他个人掌握众多医治难治之症的民间秘方、偏方声名遐迩。自从他无意间接触到那些曾经流失海外的古代瓷器,他就痴迷醉心其中,一心想着让那些“宝贝”早日回“家”。

  

  从吃亏上当到“江南第一藏”,几千件陶瓷珍品,其中不少精品为国内外罕见

  1987年,来春荣到深圳,被朋友拉去听了一堂投资讲座,遂对收藏留了心眼。稍后,他在北京认识了几位故宫古陶瓷专家,才正式涉足收藏界。“那时的古玩、瓷器、玉器等价钱都很便宜,我就用行医赚来的钱慢慢买了一些。”来春荣说,“一开始,由于不懂行,也吃过亏上过当,收进来的赝品、假货不少。”

  吃过亏的来春荣,在工作之余,走到哪学到哪问到哪,找来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窑子碎片、赝品、假货反复比较、对照,慢慢地自己也就能看出点门道了。以后,他又与中国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大师叶佩兰、李辉炳、耿宝昌、杨伯达、杨仁凯等名师为友,渐渐地,精品看多了,赝品假货一眼就能识破。

  现在,来春荣拥有的瓷器藏品中,有些称得上是绝品甚至孤品。比如他收藏的元代青花龙纹象耳瓶,目前全世界仅存4只,其中一对为英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另外一只在日本博物馆;唐代越窑秘色瓷天鹅笔洗,共存一对,另外一只现在美国;汝窑天青釉胆瓶,全世界仅存1只……因有了这些收藏,同行们遂送给他一个新的称呼:“江南第一藏”。

  “大凡收藏,均以‘物以稀为贵’。别人没有的藏品,我这里有!那是收藏者求的一种心境。”与古代瓷器接触得多了,来春荣话语间也不禁文绉绉起来。

  据他自己称,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漫长的收藏之路也渐渐锻炼了他收集、寻找专业书籍钻研的习惯。好在他走南闯北结识的专家多,专家们出版了新书,都会送一本给他。

  

  几乎每一件藏品的收集,都有一段奇特的经历

  2003年6月,来春荣开出“鸿禧来珍藏馆”,设在浙江省老年活动中心5楼。他精心挑选出几百件藏品,常年供收藏爱好者免费参观。他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收藏的乐趣和境界。”每天,都有几十人前来观看,几年下来,已有上万名收藏爱好者来过这里。有很多人看到来春荣的这些藏品,不禁睁大了眼睛,很想与他交流。只可惜来春荣常年在外地行医,很少有人能与他见面。

  “现在市面上把瓷器价值炒上去了,我也就不太有实力继续买进。”来春荣表示,“接下来我会继续将手中藏品陆续整理出版,到时候再好好和大家交流一番。”

  实际上,熟悉他的人大多知道,来春荣手中的精品有很多来自海外。“来医生治病的名气越来越大,东南亚很多富豪、高官都来找他看病,除了支付医药费外,知道他热爱收藏,还会用古玩藏品谢他。”来春荣的一位助手告诉记者。

  说说轻巧,实则每一件瓷器的到来,都有一段奇特的经历。

  个人收藏拥有宋代五大官窑瓷器,是来春荣至今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情。宋代五大官窑指汝、哥、官、定、钧窑,其中尤以汝窑为首。民间俗语有云:“家财万贯,不如汝窑碎片一块。”汝窑天青釉胆瓶、哥窑双耳炉、官窑笔洗、定窑刻花石榴尊、钧窑月白葫芦瓶……民间藏家,拥有如此之全的并不多见。他手头把玩的汝窑天青釉胆瓶,在全世界也仅此一只。此瓶出自美籍华人宋先生家族,宋家几代均精收藏,藏品颇丰。在给宋先生治病聊天过程中,得知来春荣也热爱此道,两人交谈越来越深,遂成莫逆之交。有一次,宋先生诚恳地跟他说:“我岁数也大了,有些东西你拿去玩吧。”来春荣当他只是说说,也没放在心上。哪知过了没多久,他收到从美国空运来的1个箱子,打开一看,激动得一颗心禁不住狂跳不已:一只汝窑天青釉胆瓶和一只钧窑双耳瓶!“以前我只听人说起过这两只瓶,没想到竟然出现在我眼前。”来春荣说,“现在我的第一本书一出来,有人看到后专门打电话来求购,被我坚决拒绝了!”

  

  很多藏品从海外流回到他手上,被他视为“国宝”,悉心收藏

  和别人不同,来春荣每收进一件藏品,就不会再易手。这其中,很多是曾经流失海外又重新流回到他手上。“在我眼里,它们就是‘国宝’。如果我再转手,说不定又会流失海外。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很多海外藏家,也是为来春荣的这番诚意和痴心所感动,才肯将物品转让。

  大约五、六年前,一位来自美国的金先生找他看病,病愈告别,金先生拿出几张照片给他看,并告之:“这是家传的东西。”来春荣拿过照片一看,又一次激动不已:唐代越窑秘色瓷天鹅笔洗和宋代湖田窑粉青釉船!两者均为罕见之物。

  之后,金先生回了美国。闲来,只要一想到这两件物品,一向镇定的来春荣总是坐卧不宁。此后八、九个月,他不知往美国打了多少电话。末了,金先生告诉他:“我看你那么喜欢,相信你也不会糟蹋此物,你就拿去吧。不过请你切记,既然这两件物品回到中国,希望你此后能够好好收藏。”言语间,金先生又说:“笔洗给你一件,还有一件我自己留着玩玩。”

  如今,每每欣赏这两件藏品,来春荣均感遗憾:“‘国宝’不回家,我不安心哪!”有空时,他仍然会孜孜以求跟美国联系。“我告诉他,笔洗本为一对,将它们分开多么可惜!最近金先生已经有所松口,估计到年底一对笔洗就能团圆。”说此话时,来春荣的眼神是那样向往,仿佛另一只笔洗已然到来。

  链接:

  如何识别古瓷器真伪?

  辨别古瓷器真伪,行家讲求一“摸”二“看”三“掂”。记者采访时向来春荣请教识别假货的经验,他伸出一双手说:“首先要学会‘摸’。好的瓷器釉面一般光滑不粘手,摸上去手感奇佳。”据说很多这方面的专家闭着眼睛一摸,就能将手中瓷器年代判断出个大概。十几年下来,来春荣现在也略臻这种境界。

  其次是用眼睛“看”。主要是看瓷器的造型和釉面图案是否古朴。“比如唐代越窑秘色瓷天鹅笔洗,尾部造型是一只莲瓣碗,还有天鹅翅膀上的图案是浅浮雕花纹,这些很明显都是唐代的风格。”

  再次是用手“掂”瓷器的份量。据说古代制瓷工匠在进行拉坯时,都得先称好陶泥的份量,因而好的瓷器掂上去让人感觉既舒服又得体匀称。“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来春荣说,“需要依靠长时期积累的经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