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大部分骨头里有骨髓,就像我们平时吃动物骨头时看到的、骨头表面下疏松的蜂窝状部分。在骨髓里有一种细胞叫做造血干细胞,它就像血液里的种子,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都是由它分化发育而成的。以前我们说捐献骨髓,其实就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医生们把捐献者骨髓中富含造血干细胞的血液抽出来,输入病人体内,就能在病人的身体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造血系统,从而挽救他们的生命。
很多人害怕捐骨髓,是犯了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以为骨髓就是骨头中间软软的那一根,其实那是脊髓,是人的神经系统,就连不小心碰到了都有可能瘫痪,当然不能捐出来,但是抽取骨髓中的血液和普通的献血类似,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抽取骨髓血是采集造血干细胞最直接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达,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比如现在常用的外周血采集法。这种方法是用药物先把捐献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再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其中比较重的造血干细胞过滤出来,同时,用另一根管道把过滤后的血液成分输回到捐献者体内。这种方法跟普通的成分献血相似,只是时间比较长,在采集完成后,捐献者会有一些轻微疼痛和不适感,但是几天内会很快消失。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1-2周的时间内,捐献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数量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不会影响健康。
目前还有一种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是从新生儿的脐带处采集脐带血。脐带血里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而且来源广泛,所以目前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也颇为流行。许多家长在自己孩子出生时就采集了脐带血,以备将来有需要时使用。
王正贤摘自《健康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