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人物
3  4  
PDF 版
· 二胡拉出 “平安曲”
· “故事大王”赵运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故事大王”赵运图
  每到周六下午,文成县康乐巷的老年活动室就聚集了一群老人,他们是在等着听老赵讲故事。

  老赵名运图,今年75岁,退休前曾任文成县文教局局长、县统战部副部长等职。他博学多才,饱览群书,肚子里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说起老赵讲故事,那要从6年前说起。2000年10月7日,老赵参加县城康乐巷老年活动室的聊天会。先是大家嘘寒问暖,谈天说地,接着,大家便请老赵讲故事。老赵觉得盛情难却,第一天便讲了《杨日华一家8年救了47条命》、《黄牛牵姻缘》、《稻草人官司》、《骨灰盒鸣冤》、《义犬伸冤》、《南怀瑾事迹》6个故事,听众听得津津有味,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一致要求他常来多讲。老赵见众人喜欢,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每到周六聊天会,他就会为大家说新闻,讲故事,至今,共为大家讲了新老故事1200多个、新闻2000多条。大家便给了他一个美称“故事大王”。

  老赵每次讲故事都选10个左右,从星期六下午2点,一直讲到5点。

  老赵这么多的故事到底哪里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书报上来的。他是贩运者、销售者,不是创作者、制造者。

  为什么大家对老赵的故事百听不厌?这其中倾注了老赵费煞苦心的准备。他每逢出席前,总是先翻阅自家订阅的17种报刊、杂志(其中包括自己订的10份、儿女订的7份),从中挑选那些大多数人鲜见、情节曲折离奇的新闻故事,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简单易记,可以不带讲稿。

  有人弄不明白,老赵每次要步行4里路,讲3个钟头,为什么这么热心讲故事?老赵说:“大家听得有意思,我就感到最有意思了。”有人说他:“元气讲燥,不得铜,不得铁,何必呢?”赵老说:“我这样是既得‘同’,又得‘贴’。这个‘同’,就是取得了大家的同情、同心、同乐,自己多动脑多动口,可以减少许多老年病的发生;这个‘贴’,就是大家更贴近、更贴心、更体贴。我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问他还讲不讲下去?老赵说:“只要有两个‘还是’,一是大家还是喜欢听;二是我还是有元气,我就不断讲下去。”

  包学冠 林永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