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某医院的心血管专家在前来就诊的72岁周大爷身上,发现四枚异常罕见的动脉瘤。专家说,目前在我省象周大爷这样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已成为危害我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四枚“定时炸弹”枚枚致命
据了解,周大爷是杭州人,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抽烟,随着年纪的增大、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也陆续"跟"上了他。前一阵子,周大爷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肿,经过医院心脑血管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周大爷患上了罕见的动脉瘤,而且一长就是四个,相当于四枚“定时炸弹”,任何一枚一旦“爆发”就足以致命。
“动脉瘤并非肿瘤,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好比人体的动脉中长了个气球,中间膨胀出来;一旦血管破裂,导致动脉大出血则是致命的。”该院专家解释。
头号健康杀手 不容忽视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吸烟很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年轻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但年纪大了影响就会越来越明显。”该院专家说。
据了解,这几年,浙江省类似动脉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呈倍数地增长,不但发病率较高,而且群体也由50岁以上人群向25-40岁人群转移。这与一些年轻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以及吸烟、酗酒、摄入高脂肪、高蛋白、多盐食物、缺乏锻炼等不良行为方式有关。
作为一种富贵病,早在20前,欧美等西方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已经超过肿瘤位居第一,在我国上海等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占第一位。据杭州市疾控中心最新统计,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杭州市负担最重的一项疾病,占该市疾病社会总负担的82.04%,成为杭州人名副其实的“头号杀手”。
科学有效干预 最为关键
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洪昭光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更经济,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至少可以使1/2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死亡!
据了解,在国外,30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定期做腹主动脉B超检查,以排查有没有患上死亡率极高的动脉瘤,但在我国,大多数市民没有这样的健康意识。
为此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悸、失眠等现象时,切勿认为是偶然现象,不当一回事,这些很可能是心脑疾病的前期症状。首先一定要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其次,要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再者,常备一些经过市场验证、口碑好的心脑健康品作日常的防护。
文/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