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晚霞
3  
PDF 版
· 一个女婿半个儿
· 心平则气和
· 纽约邻居
· 我从写广播稿起步
· 父亲常来 看我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从写广播稿起步
陈菊林
  “南桥公社红旗大队第10生产队妇女队长陆阿宝,年初一放弃休息,一清早外出拾鸡粪,一个上午拾得鸡粪50多斤……”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平湖县广播站播出的一条新闻。

  对这条新闻,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开始听到这条消息时,我心里一惊,莫非是我写的那篇稿件被录用了?但又不敢肯定,因为在这之前,我曾经写过几篇广播稿,均未被录用。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生产队长唐阿金到我家说:“阿菊,今天我在大队开会,他们托我把一封信送给你。”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信递给我。当时我在生产队务农,同时担任邻队会计,是个地道的农民,平时也没人给我写信。于是,我急不可待地将信拆开,原来是县广播站寄给我的稿费通知单。这是我写的稿件第一次被录用,也算是我的处女作。此时,我的激动、喜悦之情就不用说了。虽然稿费只有四角钱,但这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还可以买好几样小东西呢!

  广播稿被录用后,连大队干部也对我刮目相看了。当时农村有文化的人实在少得可怜,我区区一个初中毕业生,竟成了全大队的“小秀才”。也许在大队党支部书记眼里,我不仅有点文化,还会写报道。加上我当会计认真,社会工作积极,没过多久,大队党支部就吸收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把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副连长、治保副主任等“官帽”戴到了我的头上。

  从那时起,我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愈来愈高。每当发现本大队有特色的人和事,就把它写成广播稿向县站投去。当然,限于水平,开始我写的稿件录用率并不高。我没有请过老师辅导,也无行家直接指点,实际上,编辑同志就是我写作上的老师,使我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到了撰写新闻稿的一些门道。每次稿件寄出后,我总是连续几天,按时收听县广播站的新闻节目,除了听我的稿件是否被录用外,更重要的是细心听听编辑同志对我的稿件是如何修改的,为啥要这样改?至今我已在各级媒体上发表稿件140多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是从写广播稿起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