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这里敬老院为啥住得满
· 申城老乐迷 钟情老唱片
· 新民谣 唱响 新农村
· 怎么忍心 让父母出钱买房
· 今日导读
· 杭州上万老人 就读老年大学
· 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初夏的杭州,气候宜人,周二晚上6点30分,杭州西湖区三墩镇润达花园旁边的停车场里,几十位老人手拿乐器正在进行鼓乐演奏。59岁的那越儿说:“我们都是三墩镇古龙文化俱乐部鼓乐队的成员,每周二我们都会在这里进行演奏。”

  在三墩镇,古龙文化俱乐部早已被人们所熟悉。每天清晨和夜晚,三墩镇的学校操场上、公园里都能看见古龙文化俱乐部成员的身影。84岁的陈公白是俱乐部创办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当时创办古龙文化俱乐部,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三墩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我们这里,舞龙有悠久历史,整个舞龙活动有着一整套程式,可是它却渐渐被人们遗忘。”陈公白说。三墩的舞龙程式最具特色的是甩火流星、举灯牌和帅旗、亮灯彩、敲大锣及“鼓亭乐”演奏。其中“鼓亭乐”演奏有着特殊的乐谱和打击法。“‘鼓亭乐’演奏需要5个人合作演出,现在我们这里会‘鼓亭乐’的只剩下4个人了,而且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担心它就这么失传了,所以创建了古龙文化俱乐部。”精通“鼓亭乐”演奏的陈公白说。

  现在三墩古龙文化俱乐部有舞龙队、戏曲队、民乐队、鼓乐队、舞蹈队、健身队、书画队7个队,共有200多位老年会员。古龙文化俱乐部另一位创办人周正国说:“我们是应老人的要求组建的这七个队,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引更多的成员,这样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在会员中发现一些愿意传承地方文化的人。”现在遇上节假日,三墩镇要举办舞龙活动,古龙文化俱乐部的成员便成了舞龙的主力军,成为宣传三墩古老文化的使者。

  尽管古龙文化俱乐部越来越红火,可陈公白还是有些担忧:“也许是‘鼓亭乐’演奏太难学,俱乐部成员还没有来学‘鼓亭乐’演奏的,我希望能够找到‘鼓亭乐’演奏的继承人。”    

  本报记者 尤琪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