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夏荣构、王月英夫妻,认识的人都由衷地称他们为“抗癌明星夫妇”,他们携手抗癌魔20多年的故事,在当地成为美谈。
今年同是77岁的夏荣构、王月英夫妻是文成县的退休教师。1984年,夏老师不幸患上肺癌,到上海肺科肿瘤医院切除左肺。1994年他爱人王老师也患上肠癌,到温州肿瘤医院切除直肠一段。夫妻同患癌症,可想而知生活该有多难!但夏老师夫妇至今仍健在,而且生活得非常充实,是什么原因呢?
思想上视癌为“草芥”
初次听到自己患上癌症,夏老师和其他人一样,也有谈癌色变的感觉,顾虑重重,萎靡不振。但是到了上海肺科肿瘤医院以后,看到整个医院都是癌症患者,又从医学书上看到,凡是谈癌色变的人,他的寿命越短;反之,面对癌症,视癌症为“草芥”,保持乐观,置生死于度外的人,他的寿命会越长久。老夏是个明理人,他决心做一个抗癌到底的人。当爱人也查出肠癌后,夫妻俩更是相互勉励,携手降伏癌魔的信心更足。
防治中把癌当“老虎”
他们夫妻退休前都是骨干教师,都懂得癌症目前在全世界尚无特效药。如果在防护和治疗上不将它当“老虎”看待是不行的。于是,医生的话,他俩洗耳恭听,何时复查,如何服药,绝对服从。此外,他俩还自备氧气机。每天坚持自己买菜、烧饭、做菜、洗碗,绝对不让子孙插手,目的是多动动,既轻松又愉快。午饭后,一个小时的午休和吸氧,雷打不动;午休后,搓几圈麻将;晚饭后携手逛街;再看或跟着电视学唱越剧、京剧等戏曲节目,可以说已是形成了制度和习惯。用他们的话说,多动脚、动手、动口、动脑,都是降伏癌魔的手段。前不久,王老师觉得头有点痛,老夏立即陪同去做CT。当发现左脑有淤血征兆,便马上服药,从而避免了中风的发生。
子孙的孝顺是良药
老夏夫妻共有5个女儿。她们知道父母得癌症以后,更是孝顺有加。住在附近的几乎每天上门探望;住得远的,每周至少一次问候的电话。父母喜欢吃的东西,她们姐妹轮流买。她们的孝顺影响了下一代,如今五个孙子和外孙也都一样孝顺,读大学的每月至少也有一次电话。这一切,使老夏夫妻感到无比的温暖。他俩说:“接个电话,开心一次;见面一次,开心几天。儿孙这么孝顺,是抗癌最好的良药。”
包学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