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 全省老龄工作会议召开
· 三人中有一个老人
· 剪纸 “动漫”
· “倒按揭”养老认同不一
· 今日导读
· “家庭医生” 多多益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住房“倒按揭”俗称为“以房养老”,是以自有住房作抵押,银行定期向借款人放贷,到期以出售住房的收入或其他资产还贷。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倒按揭”养老认同不一
  本报讯 近日,浙江日报与农行浙江省分行、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联合开展住房“倒按揭”问卷调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一周来,共有669位受访者接受了问卷调查。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在全部受访者中六成多人赞同住房“倒按揭”这种新型养老形式,但老年人基本上不认同“倒按揭”。

  此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年龄,30至45岁的占55.3%,45至60岁的占26.9%,60岁以上的为17.8%;学历大学以上的占63.3%,高中26.1%,初中以下的10.6%;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15.1%,3000至5000元的51.2%,5000元以上的33.7%。

  六成多赞同以房养老

  对于“以房养老”,有61.2%的受访者对此明确表示赞同,13.3%表示说不清,而明确持否定态度的则为25.5%。那么,有多少人愿意尝试这一“新生事物”呢?调查显示,53.6%的人表示愿意尝试“倒按揭”,36.7%的人则表示不会,9.7%持“说不清”态度。

  愿意尝试“倒按揭”的人比单纯赞同者的比例要低,意味着目前“倒按揭”在人们心目中更多的停留在“概念”层面,或者说部分人对“倒按揭”虽心向往之,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养老新选择,但感到在具体操作上还有难度,实施环境还不成熟。

  老年人基本上不认同“倒按揭”

  从年龄看,赞同“倒按揭”的受访者中以青壮年居多,年龄段为30至45岁的占了80.5%,其次为45至60岁,占16.9%,60岁以上的仅2.6%。这说明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年人观念传统,基本上不认同“倒按揭”,同时也表明今天的青壮年即未来的老年人才是“倒按揭”的潜力所在。

  六成人要把房子留给子女

  不过,当受访者面对“是否把房子留给子女”的问题时,仍有62.9%的人选择了肯定的答案。这一比例与赞同“以房养老”的人大致相当,表明两方人群中有重合、交叉部分,由此折射出一种矛盾的心态:既觉得“倒按揭”是件好事,同时又摆脱不了传统亲情的窠臼,真正面临选择时还是习惯将财产留给小辈们,而房产无疑是其中最具留存价值的一笔财产。

  “倒按揭”发展前景广阔

  省内最早涉足“倒按揭”研究的资深专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表示,这一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人们对“倒按揭”的认知与接受度。当然,“倒按揭”要付诸实施还有不少环节亟待解决,像房产价值的评估、产权的确认及评估的办法,老人预期寿命的确定,每期应支付房屋价款即养老款项的计算,运行风险的规避等,都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点。柴效武建议,“倒按揭”的实施对象不妨暂时局限于那些拥有自有住宅、经济状况中等、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夫妇家庭,并可在省内选择若干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较高、观念较开放的城市先期进行试点。

  通讯员 周波

  记 者 金涛 尤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