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文摘
3  4  
PDF 版
· 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能持久
· 中国与西班牙 引渡条约获准
· 开发商囤积土地 要交违约金
· 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母本将被拍卖
· 避雷针的由来
· 电话机上多了急救亲情键
· “大排档”一词的由来
· 健康长寿奥秘
· 中老年人好消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避雷针的由来
  美国学者富兰克林于1752年做了誉满全球的“风筝试验”,对解释自然界中放电现象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并于1760年在美国费城建造了第一个避雷针。但是,有一个外国修道士马卡连在他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书里谈到中国当时的房屋建筑时写道:“……屋顶的四角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芯子,这金属芯子的末端一直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龙的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马卡连的观察比富兰克林差不多早一百年,由此可知,中国人发明避雷针比富兰克林早。

  摘自《现代生活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