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工人们为争取生存条件提出罢工口号,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贴上封条。罢工运动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政府当局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并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6个工人。这一暴行,更激起了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这次罢工运动,就把这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