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用“刻”来作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刻”又为何等于15分钟呢?
原来,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人是用“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它是靠铜壶中的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它的工作原理是:在铜壶底部钻一小孔,壶内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便从小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正好滴完。随着水位的下降,箭的刻度便露出得越来越多,用此来计算时间的长短。
因为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40秒。舍零归整,人们便把一刻钟定为15分钟,一直沿用到今天。 王正贤荐自《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