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文摘
3  4  
PDF 版
· 六大环境“顽疾”影响生活质量
· 五一节的来历
· 退休夫妇网上开店
· 市长是环境质量第一责任人
· “一刻”为何是15分
· 钱的别称
· 银行业鼓励民资进入
· 日本的“熟年离婚”
· 何谓西方国家
· “满城风雨”的由来
· 爱看电视连续剧老得快
· 人濒死时的大脑活动
· 城乡人均收入比3.22:1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濒死时的大脑活动
  美国神经学研究院学刊《神经学》,近日发表的一份科学报告提供证据显示,濒临死亡体验是一种有科学依据的生物性体验,而并不是所谓的灵魂出窍或者上天堂。

  报告的作者、美国肯塔基州大学的神经学专家凯文·尼尔森教授认为,濒临死亡的人容易陷入一种类似做梦的状态。这个时候,大脑里活跃的区域和人在做梦时活跃的区域是一致的。

  濒临死亡体验是指生命垂危的人的一系列感受,包括感觉离开自己的身体、触觉异常敏锐、看到强光和感觉平和安详等等。

  尼尔森曾经把55位有过濒临死亡体验的人和另外55位没有这种体验的同龄、同性别的人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濒临死亡体验的人,体内有一种睡眠-清醒的机制,睡眠和清醒两种状态的分界线并不是那么清晰。而且,他们的做梦状态(此时眼球急速转动)能够侵入正常的清醒状态里———此时人感觉有意识,但是不能动弹(即“睡眠瘫痪”)。在有过濒临死亡体验的人当中,有60%的人曾经有过“睡眠瘫痪”的体验。

  尼尔森认为,这说明“做梦状态侵入清醒状态”与濒临死亡体验有关。此外,还有其他因素能够证明这个理论。例如,很多濒临死亡的体验都与做梦的体验相似,像感觉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或者被光所笼罩。

  尼尔森解释说,由于这个时候大脑关掉了身体活动的功能,肌肉失去了张力,因此会容易令患者产生自己正在死亡的感觉,同时也会令旁观者觉得患者的生命在渐渐结束。     摘自《广州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