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辉,你被评为2005年‘好孩子’,今天王爷爷给你发奖了。”在“东南西北一家人,第二故乡献亲情”的大红条幅下,伴随着16位小朋友的掌声,来自安徽省定远县的韩东辉小朋友乐滋滋地从王关根老人手中接过奖状、奖品和奖金。
2月7日上午,义乌市苏溪镇新院村王关根家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家庭”表彰会。
67岁的王关根老人是位退休教师。近年来,随着镇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他家也住进了来自安徽、贵州、江西的14户民工,老王待他们亲如一家。这些民工家庭有16个孩子,其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他们的父母早出晚归,整天在企业做工,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从去年开始,老王与老伴胡碧芳仔细揣摸小孩子的思想行为表现,办起了一张《好孩子》手抄报,引导这些孩子多做好事,努力学习上进。
此次表彰会,老王对评为“好孩子”、义乌与安徽民地结对竞赛成绩突出、在民工子女学校被评为“三好生”的22人次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发奖现场,王关根老人指着门楣上的条幅说:“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营造‘一家人’的氛围,以进一步激发民工子女努力学习、争做好事的积极性,使他们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同时,也让他们的父母在义乌安心工作、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领到红包和奖品后,13岁的安徽籍小孩龙小东高兴地说:“王爷爷像我们的亲爷爷,我们在这里生活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龙小东以前是个任性的孩子,经常乱丢瓜皮果壳,旁人讲他,他就会往你身上吐口水、骂脏话,父母也拿他没办法。老王引导他学做“好孩子”,争取在“手抄报”上受表扬。这一招还真灵验,其他哥哥姐姐打扫公共卫生时,小龙也抢着去帮忙,现在人人见了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表彰会上,当地小孩子还与租住在老王家的民工子女开展才艺交流。老王的孙子王成豪现场书写大红“福”字,赠送给每户外来民工家庭。
张建成 陈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