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说法
3  4  
PDF 版
老年保险:烫手的山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年保险:烫手的山芋
    保险,风风火火来到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购买各种保险以保障未来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有一个人群却被保险拒之门外,他们便是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质询

    奶牛可以上保险,宠物可以上保险,为什么偏偏没有老年人的保险呢?

    多年来,老年人一直在保险的门外徘徊:

    镜头之一:三年前,靠“下海”经商先富起来的叶先生,总想给年近七旬的父母亲尽孝心表示点什么。思前想后,素有“铁算盘”之称的妻子出了个主意:给老人买保险。叶先生觉得有理,第二天便付诸行动。可是跑遍广州各大保险公司,一听到老人的年纪,便被告之没有适合的险种。

    镜头之二:东北的赵大爷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保险公司没有65岁以上老人的险种。”赵大爷不禁感叹:“现在的险种层出不穷,如保障型险种、分红险种、少儿险种……陕西的奶牛可以买保险,广州的宠物许多也都可以买保险,为何偏偏把我们老年人拒之门外呢?”一位退休干部更是气愤地说:“车可以保险、房和狗可以保险,甚至买个电视机都可以保险,为什么对社会作出了贡献的老年人就不能保险呢?这样是不合理的。”

    镜头之三:上了年纪的人无险可买,赶在规定年龄前投保,又往往被高昂的保费吓退。陈小姐想给57岁的母亲趁早买几份健康保险,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为她设计的一套组合方案,她母亲到身故时虽可获2.5万元的保障,但在其到60周岁的三年间所要缴纳的保费竟高达1万元。

    养老和保健,是老年人生活中的两大主题。许多老人总有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种既莫名又现实的忧虑,使保险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使不少晚辈总想通过这种方式为老人尽点孝心。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失望了。中国人寿无锡分公司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康宁定期”和“康宁终身”两个健康型险种,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投保人占保户总数的6.23%和6.78%,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仅占1.36%和1.05%。

    尽管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一些老年险种,但因为门槛过高,也把大多数老人拒之门外。比如,养老型保险中的太平洋和中国人寿两家公司的“长寿养老”、“国寿养老”,健康保险中的“步步高”、“附加老年护理”等险种都比较适合老年人,“附加老年护理”又被称作“请保姆”,57周岁的人投保,每年缴4300元,缴3年,从80岁开始每年可领取1000元,90岁后每年领2000元,依此类推,70岁前身故可还本。然而,如此高额的投入,要到如此高龄才回报,一般的老人如果仅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很难“请”得起这个“保姆”的!

    可见,老人在保险门外徘徊,保险驱使老人走开。这就是当今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声音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保险公司对这部分“高赔付率人群”很难设计出既可赚钱又有利于保险人的合理险种来面对老年险种匮乏的保险市场,面对老年人渴望的目光,保险公司是视而不见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一些保险专家认为:

    保险是一种风险的管理工具,它是用来防范和转嫁风险的,不应等到事发时,应在事前就做好规划。但中国有它的特殊原因,原来生老病死残都由国家来管,随着改革的深化,现在由个人对自己的未来作规划,老年人因为年轻时没有这个机制,所以没有准备。

    保险是一种互助的制度,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所以带有一点付出的含义,等到老年时再去办保险,基本上只能是受益的人了,不存在付出。从年轻时买保险可能自己不用别人用,是一种互助的制度。所以说,保险从本源上就决定了老年险种的开发本身就是困难的。保险的三个原则是:年轻时投保年老时享用,健康时投保疾病时享用,安全时投保风险发生时享用。

    另外,从保险公司来看,也有一定的苦衷。老年人身体状况差,是疾病、死亡的多发群体,保险公司保的是“万一”而不是“一万”,很难对这部分“高赔付率人群”设计出既可赚钱又有利于投保人的合理险种来。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因此必须要考虑自身利益和风险。

    老年人是风险高发群体,患病和遭受意外的几率最高。而如果要开发老年保险产品,就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不但没有盈利,还有可能入不敷出,这将使保险公司难以承受。所以,一些保险公司对风险系数大的老年人保险,只能慨叹爱莫能助。

    最后,资金和权限受制。老年保险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太窄。按保险法规定,该项资金只能用于债券、大额存款、基金等;而在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要宽得多。由于经营受到限制,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样,各大保险公司自然要从赚钱和风险的权衡中去考虑开发险种,老年人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便成为一只“烫手山芋”,谁也不愿意去接手。

    来自各保险公司的声音:目前的年龄规定将“老老人”排斥在外,是有其道理的;而老年人的保费高昂,则是由其“高危”的特性所决定的。这类群体是疾病多发人群,保险风险大,高风险必须制定高保费,但高保费老人们吃不消;若保费收得太少,则保险公司吃不消。尽管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市场的广阔,但反复权衡后,还是缩小了承保范围。保险业内人士特别指出:老人险种最烫手的是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控制不了医院的医疗费。由于开发老年险种的风险大,一旦带来损失将无法弥补,自然也就束之高阁了。

视野

    国外老年保险

    花红柳绿风景独好

    老年保险,国内不敢做,可国外却是红红火火。有资料显示:在保险较为完善的国家,设计险种时都考虑到了银发市场潜在的巨大购买力。德国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建立养老保障的国家,由政府立法规定,凡领取工资者都要参加养老保险。体力劳动者参加工人老年保险,脑力劳动者参加职员老年保险。规定男子年满65岁,妇女年满60岁,至少缴足10~15年的保险费方可享受养老金。在德国,200多万投保人中有2/3是老年人。德国还专门推出了护理险种,投保人因病或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时,可由保险公司支付部分或全部护理费用。同样是商业化运行,因有严格的成本控制、成熟的经营规模,德国的保险公司也没做赔本生意。

    在其他一些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开发险种时也往往特别关照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美国、法国等在开发老年人护理险上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它们先从开发一些年金型、老年护理型(LTC)险种做起,开办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老年人专项险种,积累经验、逐渐推进。例如,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开发的长期护理性险种,保险费等因年龄而异,发展势头一直很好。而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既可以单独承保个人,也可以团体保险形式向团体提供承保,按照被保险人在投保时的实际年龄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该险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发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最受广大家庭欢迎的险种,占领了美国本土30%的人寿保险市场份额。

动态

    外资公司开始关注并涉足老年保险

    2002年4、5月,在上海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率先撕开了老年保险的第一道口子——推出了“永安保险”。这是专门针对50~75岁以上老人的险种,且可以续保到80岁。这个险种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推出意外骨折伤害赔付和实行电话投保方式。此新险种一问世就引起强烈反响,仅两周时间就有上万人打电话咨询投保。

    继“友邦”之后,中国新华人寿是第一个采取实际行动跟进的内资保险公司。2002年12月,新华人寿推出了名为“美满人生”的老年险种。该险种大胆突破投保年限,1至80周岁的人都被囊括其中;并专门针对高龄老人的保障需求,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例,实施短期返还、终身受益的返保措施。此一险种推出之后,在北京市场销售第一天就创造了保费收入30万元的可喜业绩。充分显示了老年保险市场广阔的需求空间。在“美满人生”提供的“返保措施”中:每3年返还一定比例的保险金额,作为平时医疗基金,保额给付充当大病基金。保额还会随投保时间的增加而自动提高,抵消通货膨胀压力。缴费期内高残即可获保险金,免缴剩余保费,并且仍可终身定期获得生存金。这些人性化的保险条款,对老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2003年7月7日,友邦保险公司又在广州推出专门针对中老年市场的创新寿险——安心保,再度引起保险界的关注。此次,广州友邦重点拓展老年人市场,推出的产品是直接挑战国内寿险公司一直不敢涉足的老人险。据悉,“安心保”寿险专门针对50岁以上老年人,投保年龄最大可到80岁,投保者无需体检,只要拨打广告上的热线电话即可,而且100%接受投保。可见,美国友邦去年率先在上海推出老人险种之后,再度出击广州,并利用创新性的媒体营销“开路”。

    口子被撕开之后,国内外的一些保险公司开始研究、琢磨并开发中国的老人保险市场。中国人寿保险2002年评出最受市民喜爱的险种五个,其中有三个(国寿鸿瑞两全保险、鸿鑫两全保险、千禧理财两全保险,均为分红型)是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人气指数均在四星以上。最近,中国人寿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后,短短几日时间,投资商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充分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广阔的发展后劲和空间。

忠告

    老年人投保应注意什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郑伟教授提示:

    一、老年人比较容易疏忽,善于听信别人口头的说法,针对当今保险代理人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购买保险时要把代理人讲的保险承诺落实到保单上,即要在保险合同上找到法律依据。

    二、老年人在选择保险时,尤其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产品属投资型产品,它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风险性相对比较高,这种产品,对于老年群体整体而言,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产品,它可能更适合中青年阶层、白领阶层。最典型的是投资连结保险,老年人在选择此种保险时要特别慎重,它可能有很高的回报,也有可能回报很差,因为此种产品业绩的好坏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表现是息息相关的。

    三、如果您购买了一种产品,但发现这个产品可能不是非常适合您,与您原来的想像不太一样,要特别提请您注意的是:现在所有的寿险产品都有一个购买之后10天的“犹豫期”,即从保单购买之日起之后10天,保户可以无条件把保单退给保险公司,取回全额保费,所以,购买保险产品后,要及时仔细地研究、核对,特别要注意的是“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

    可以预见,老人商业保险的春天即将来临,更多的保险公司将角逐老龄保险市场。老人们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防止上当受骗,或者由于一时的决策失误购买了失当险种而带来终身的遗憾。自身的健康状况、经济实力和保险公司的信誉度是老人投保时必须反复琢磨清楚的“三要素”。

    人们有理由相信:“夕阳无限好,因为投了保”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老人的欣慰和感慨!

                     叶炳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