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杭州市政府的办事效率真高!”提出在杭州建社区话疗俱乐部建议的杨章耀告诉记者,他和金德意两人的建议在去年年底递交给市信访局,一周后市长孙忠焕给予批示,一个月后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他家里,告诉他市民政局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并给他一份书面的回执。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市民政局。
2001年杭州市开始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至今杭州的每个社区都有星光老年之家,多数示范型星光老年之家都有聊天室。但在去年考评时,民政局发现,星光老年之家的聊天室有冷有热,像东坡社区的聊天室十分热闹,很受老人的欢迎,而有些社区的聊天室却无人问津,还有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提议将聊天室取消。
杨章耀和金德意的建议,给了民政局工作人员一些启示。市民政局原来的设想是给老人提供一个互相聊天、倾诉的地方,现在看来仅这样是不够的。杨章耀和金德意建议聊天室要招募一些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医疗保健、老年心理方面的培训,让这些志愿者与老人聊天。民政局有关同志觉得这点很重要,现在社区聊天室可能就是少了这样的志愿者。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可以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安排聊天内容,以此吸引老人,通过在聊天室和老人聊天、上门和空巢老人聊天两种方式,达到帮助老人排除寂寞、疏导心理的作用,这样才能发挥聊天室话疗的功能,让每个社区的聊天室都能真正为老人服务。
在看到杨章耀和金德意的建议后,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已经与有关研究老年心理的机构联系,了解有关培训志愿者的事宜。接下去民政局准备召集社区代表,召开一个以“聊天室”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一方面是要了解社区聊天室的现状和社区代表对搞好聊天室的意见和看法,另一方面就是宣传聊天室,让社区的工作人员统一思想,重视聊天室。
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要落实这个建议,最难的是资金和人员,现在社区工作很繁忙,要抽出人员来为聊天室服务很困难,而目前志愿者大多是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的,为社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还很少。开座谈会就是要了解每个社区的具体情况,以便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据了解,座谈会将在春节之后召开,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