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2点,我们走进杭州市江干区五福社区,老远就能听到社区“星光老年之家”里传来咿咿呀呀的越剧唱腔。
进去一看,嗬,偌大的剧场里满满当当坐着近200个老戏迷。“别看这简易舞台不大,但它对我们的吸引力可大呢!”五福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盛来根说。
老盛从身边摸出一张纸,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这个小舞台的“盛况”:从1997年元月1日开演至今,小舞台已连续运作了9年,除了每年的大年三十这一天外,其余从未停过;平均每天的上座率是128人;9年时间,小舞台共上演剧本1227个,吸引观众38.2万人次。
五福是个撤村建居的新社区,但它在杭州城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名声在外”,因为这里有个小舞台呀。据说,这里每天的观众只有1/3不到是本社区的居民,其余都来自杭城的各个角落,就连远在西湖区中村的老戏迷也会巴巴地赶来呢。
“每天上午9、10点钟从家里出发,中间换2次公交车赶到,随便买个盒饭填饱肚子。下午1点戏准时开演,进去看上两个半小时,看完后再去这里农贸市场买点菜,回到家刚好赶上做晚饭。”66岁的王彩玉说。王大妈家住德胜东村,每天赶来五福看戏,是她近六、七年来养成的“习惯”。因为看戏,王彩玉在这个戏场里还交了不少朋友,比如闸弄口新村68岁的陈水华、火车东站附近77岁的陈阿毛……
这里的戏票每天3元,“不贵,不贵,能连续看上两个半小时呢,还有免费供应的茶水。”五福社区85岁的汤妙兴说,“看戏既是一种娱乐消遣,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延年益寿;剧本里讲的大多是一些惩恶扬善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为人处世也是一种教育,看完后还可以回去教育自己的儿孙呢。”说完,汤妙兴又沉浸到看戏中去了。这天,小舞台上演的是杭州群艺越剧团的折子戏《双子审母》。胡洪海/摄
沈爱群 潘瑜 祁金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