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居家养老模式亟待完善
杭州首次评选优秀星光老年之家
一棵白玉兰
少花钱也能过好年
陪老人聊天,我们很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陪老人聊天,我们很快乐
杭州田园社区成立上门话疗小组
    本报讯 这几天,家住杭州市田园公寓的金德意特别开心:“以前我一个人为社区的空巢老人上门话疗,现在我们田园社区成立了上门话疗小组,社区党委书记也参加了,大家一起为老人服务。”

    田园社区的上门话疗小组1月6日正式成立,由5人组成,金德意是组长,他们将为社区63位空巢老人提供上门话疗服务。

    其实早在5年前,年届五十的金德意就已经开始自发地为社区的空巢老人上门话疗了。2001年,金德意得知住在附近的空巢老人陈大妈在家中去世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觉得空巢老人太可怜了,便开始上门为社区的空巢老人话疗。“你可别小看了为老人话疗这个工作,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要了解老人的心理,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要有耐心。我为了当好一名上门话疗员,翻了不少关于老人的书报。以前我每周二下午到老人家话疗,有时晚去几分钟老人们的电话就来了。”金德意笑称自己以前是个话疗个体户,现在终于找到组织了,“现在好了,社区成立了上门话疗小组,我感到自己的信心也更强了。”

    在田园社区,老人们一看到金德意就会拉住他聊个不停,对老人来说,金德意像是自己的朋友、知己,而对于金德意来说,田园社区的每位老人都是他的长辈、亲人。

    有一年夏天,社区的李大伯发高烧,李大伯的子女都在外地,来不了,金德意便义不容辞地陪老人去看病,几天下来病还不见好,李大伯不愿意去看病了,说:“像我这样的老人还是死了好,子女不在身边,生病没人管,一个人这样活着也没意思。”“你还不老,现在活到100岁的人多得很。你子女不在身边,你就把我当你的儿子吧!我每星期来看你一次,有事你给我打电话。”一席话打消了老人轻生的念头。

    在杭州,社区设立话疗室为老人服务的不少,但成立话疗小组、上门为老人话疗的还很少。田园社区党委书记沈桂琴也参加了上门话疗小组,她说:“我们考虑到有些空巢老人年龄大了,出门不方便,所以成立了这个上门话疗小组,每周五下午为老人上门服务一次。”

    独居老人周大妈是社区上门话疗小组第一次话疗活动的对象,她两次骨折,出门不便。话疗小组来到她家,她乐得合不拢嘴:“我吃穿是不愁的,可就是没人和我聊天,一个人在家很闷啊!希望你们能多来,多和我聊聊。”

    田园社区上门话疗小组的5位成员平均年龄60多岁。沈桂琴说:“我们是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能为比自己年长的老人服务,我们觉得是一种快乐。”

        本报通讯员 王团

         本报记者 尤琪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