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孝心教育有望走进课堂
无标题
百岁阿婆唱山歌
老年网友欢乐聚会
回家过年去
武术教练和他的洋学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协委员提案 教育部门重视
孝心教育有望走进课堂
    本报讯 孝心是衍生一切美好品行的源泉,我们将把孝心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孝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并以此作为将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起步,从而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这是省教育厅给一份《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孝心教育”的建议》提案的回复。

    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可以说,以爱护幼儿和孝敬长辈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在孝心行动中,可以学会孝敬父母、学会表达爱意、学会报答养育之恩,体验为他人着想的成功感、快乐感。从小培养孩子尊老、孝敬的美德,对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家庭、社会责任感,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协委员徐亚芬、邵金菊在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孝心教育”的建议》提案。委员们建议,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不同阶段特点进行“孝心教育”。在幼儿阶段,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爱父母、孝老人的意识。在小学阶段,可以教育他们通过给父母洗脚、盛饭、倒茶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孝敬父母、学会表达爱意、学会报答养育之恩。在中学阶段,应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孝心表现,要求孩子多跟家长沟通,节假日进行问候,以及记住父母亲人的生日等。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占据很大比例,不少人在性格特征上常常表现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其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感受,难以与人交往,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所以,在大学时代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

    委员们还建议,在开展孝心教育中,社会和学校可以选择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编纂成册,或编成教科书,指导他们努力实践;选择经典古籍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并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让青少年阅读背诵,这会让他们受用一辈子。本报记者 谢芬芬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