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优先优惠享受各种救助政策,衢州市突出做好救助政策的“六衔接”,促使五保供养优惠政策的最优化。
一是五保与“低保”政策衔接。农村五保对象纳入“低保”救助,其标准应接近或达到城镇“低保”标准。二是五保大病医疗与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衔接。继续坚持其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埋单,并同等享受合作医疗的相关报销标准。三是五保医疗救助与社会大、重病医疗救助政策衔接。按年度定额救助人均200—300元,一次性直拨敬老院,以弥补日常门诊医疗;发生大、重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按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后,余额部分实行“零门槛”,再报销70—80%;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按“三无”、五保对象人均400元的基数,建立“医疗风险储备金”,实行“民政统管、应急应重、年度结报、缺额补足、常年备用”的方针。四是五保救助与救灾救济政策衔接。每年春夏荒、冬令救济时,要对敬老院倾斜,定额下达救济款物。五是五保与慈善捐助、法律援助政策衔接,使这些特殊困难群体享受更广泛的社会扶助,维护合法权益。六是敬老院的自产自销和接纳自费寄养所得收入与民办非企业的政策衔接,促进“以副补院”,改善五保老人生活。
林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