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华寿康,今年74岁,衢州市的离休干部。体重仅40公斤的他却充满了活力,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自称“小不老干部”。这一年多来,他一直坚持铲除城市“牛皮癣”和拾捡废电池这两件事。
这得从2004年说起。那年夏日的一天,他作为衢州市文明示范街理事会老干部督导组成员,上街搞活动,和他的组员每人拿着铲等工具上街除去乱贴在电线杆、路灯柱和墙壁上的城市“牛皮癣”。那天大家干得很辛苦,却有不少“战利品”。老华受此启发,从此踏上了与“牛皮癣”作斗争的路。
开始上街铲时,他很有些难为情,怕碰到熟人,特别是他在干时,有些人还驻足观望、上下打量,“唉,老都老了,还要干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像个老干部?”老伴也有意见。但他对自己说:“我又不是干坏事,而是在做好事,应该理直气壮的。”当然,这过程中也有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起初,他用的是油漆铲刀,但很快发现这种铲刀太阔,使不上劲,于是就改用半截钢锯条来铲。但钢锯条两边太锋利,手指往往不小心被划开,疼痛难忍。于是就用粘胶纸包住手握的部分。为了工作方便,他一口气做了二十几把长短不一的钢锯条,每次上街就放几把在口袋里。
老华每天平均要花约两小时铲除“牛皮癣”。不论去晨练或是傍晚散步;去菜场还是去购物,他总是走到哪里铲到哪里。他说:“只要有人贴,我就会一直铲下去。”他的口袋里总是藏着钢锯条,还有铲下的纸团。渐渐地,老伴经他几次耐心的解释和持久的行动,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现在他们散步或去老年大学听课的途中,会一起行动,夫唱妇随。
当我问起这一年多来最辛苦的是什么时,他说:“寒冬腊月最难熬,手冻僵了,铲时会划破皮肤,有时连指甲都断了。”但他还是无怨无悔,一直坚持着。他跑遍了大半个衢州城不算,由于习惯成自然,一次去金华,看到路边有“牛皮癣”,也动手铲了起来。
一年多来,他铲下的“牛皮癣”纸加起来估计有2.4万多张,20多公斤。
老华还有个废电池回收记录。从2002年2月至今,他捡到的废电池共有4437粒。这些废电池,他先后50多次送去市环保局,每次都署名“小不老干部”。
最近,老华被评为衢州市首届“康乐杯”健康老人。当我向他祝贺时,老华说:“我常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为子孙留点什么。社会对我这么好,生活这么幸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能做的,就这些了。”
鹿 野/文 卢金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