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运动
3  4  
PDF 版
社区大妈爱门球
年逾花甲学太极
杭州上城区举办中老年越野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年逾花甲学太极
陈胜利
    年少时我就好动,时光悠悠流逝半个世纪,各式各样的锻炼几乎从未间断,可健康状况并没有与运动量成正比。在一位多年练习太极拳的老同事引导下,2005年9月,我走进了温州老年大学八十八式太极拳初级班。

    每周一、三、五早晨上课,我5点准时起床,匆忙往学校赶。到了灯火通明的一楼排练厅,很多同学早已在自练。6点20分正式开课,50多位学员列队跟老师学习。瞿和平老师优美的示范动作配上精辟的解说,将大家深深地吸引了。学员们“点一点、拜一拜”地跟着学,个个全神贯注。课间,瞿老师安排一两次休息“散打”。此时,摆弄拳术、切磋交流、欢声笑语,一切显得那样轻松。60分钟的练习时间一晃而过,我仿佛新兵置身于军营之中。

    经过30多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八十八式初学第一轮于11月底结束。学员们已被老师领进门,拳艺有了不同的长进。我随大流,也会几下子了。一天,借机在懂点太极拳的小舅子面前露一手。小舅子的评价是“动作舞蹈式,缺少武术内涵”;老伴则说我“装模作样不自然”。家人的“打击”丝毫没有影响我学习的热情,我知道太极拳是非常全面的周身运动,运动量和节奏因人而异,贵在自我把握,是我步入老年行列最佳的运动选择。

    现在,我的太极拳学习已从会打转入打准。瞿老师分段、分动作讲解要领,慢镜头反复展示,让学员们进一步看清一招一式和衔接转换,自我规范姿势。学然后知不足,学拳快4个月了,我对太极拳的难度和深度有了更多的理解。

    学拳以来,我心情舒畅,饭量增加,感觉很好。我爱太极拳,已朝夕拳不离手。相信总有一天我能领会到太极拳的真谛,摆脱目前亚健康的状态,步入健康老人行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